在位于陕西宝鸡的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,大国工匠、航天时代导航设备有限公司数控铣工刘湘宾走进实训车间,给学生们开展实操教学;陕西电子烽火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无线电装接工、高级技师白静走进课堂,开展自己专业相关的理论教学;曹军明、魏忠祥等8名劳模工匠代表同时受聘兼任职业院校实训教师……
这是近期宝鸡市劳模工匠助力产教融合“百千万”活动中的场景。作为我国西部工业重镇,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,宝鸡加大了实施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的力度。近日,宝鸡市总工会、市教育局、市人社局三部门共同印发《组织劳模工匠开展“百千万”活动实施方案》,并在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展“百千万”首场活动。
“活动计划利用两年时间,组织100名劳模工匠兼任职业院校实习实训教师,定期开展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;深入企业开展技术协作技术攻关活动,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和院校教学难题1000个;以工匠学院建设为契机,培育建设一批职业院校、宝鸡市13条产业链链主或龙头企业成为产教融合示范点,带动培养1万名一线技术骨干,全面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。”宝鸡市总工会副主席杜萍告诉记者。
据介绍,活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:注重知识传承,遴选组织宝鸡市百名劳模工匠、高技能人才走进职业院校、企业,通过授课、讲座、实训指导等形式,将前沿实践知识、先进科学技术传授给学生;促进技能提升,助力职业院校打造50个精品实训项目;助力师资培养,力争组织举办30场次针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技能培训、交流研讨活动,确保“双师型”教师占比达到55%以上;实现就业对接,积极筹建15个校企合作实习基地。
其中,由宝鸡市总工会、市人社局负责梳理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的工种专长、解决的实际问题、创新创效成果等,分类汇总造册,建立人才库。宝鸡市教育局、市总工会收集职业院校对技能型人才需求,促进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、开发教材和课程,联合开展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。
(工人日报记者 祝盼 毛浓曦)
报纸链接:https://www.workercn.cn/papers/grrb/2025/05/12/1/news-7.html